宣政官窯:讓宋瓷文明之光照亮東方美學
發布時間:2024-06-24 15:30:35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趙茜中國是瓷器的故鄉,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智慧的中國古人就掌握了用高嶺土、瓷石等物料燒制瓷器的工藝。中國瓷發展到宋代,達到了歷史上舉世公認的頂峰階段。
展開宋代的生活畫卷,這場“古典美學”的盛宴,詩酒花皆在其中。宋人追求的溫厚含蓄之美,于瓷器中盡顯。宋瓷,以高昂的價格,優美的造型,溫潤的色彩和簡約的紋飾而聞名于世,到了今天,宋瓷所代表的優雅含蓄的審美依舊風靡。從南到北,山川各異,歷史進程、工藝水平、審美偏好等造就宋代各地名窯不同的特點,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共同繪就了宋代多姿多彩的瓷器篇章。
宋瓷名窯薈萃,樹立起后世歷代仰慕的經典,明清瓷的造型、釉色和紋樣無不可以追溯至宋瓷。它崇尚自然、含蓄、質樸,更重視瓷器本身的胚胎、形體、釉色,稍加刻畫,無論造型、釉色、紋飾都追求天然完美。它典雅靜謐,有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宋瓷之所以能打動并征服全世界人們的心,是因為它們用自身可見的色彩與質感,去包容這個世界帶給人的,各種難以形容的經驗和感受。尤其是作為中國的五大名窯,它們不是當作工藝品被制作的,而是作為當時最前衛的藝術品被創造的。
歷史上,宋瓷將宋人極簡和留白的美學運用到極致,鈞窯、汝窯、官窯、哥窯、定窯、鄧州窯、磁州窯、耀州窯、龍泉窯等名窯出品,成為陶瓷史上的巔峰之作。兩宋是中國陶瓷藝術的黃金時代。當年名窯眾多,各以其獨有的樣貌飲譽天下,又以其卓越的品質為遠近取法。今天我們借助相關文獻記錄以及相關作品的基本樣貌和時代,復興兩宋陶瓷的典型風范與其發展軌跡。
宋顧文薦《負暄雜錄》記載:“宋宣政間(宣和、政和年間,即公元1111年—1125年)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宣政官窯,作為專業的中國名窯運營企業,血脈傳承千年瓷文化的同時,依靠創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賦,借助當代文化理念、文化資源,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盛產高附加值的、符合當代藝術審美的陶瓷作品,打造以北宋主題文化為格調的河南禮物。目前已簽約國家級非遺傳人6人,工藝美術師15人,青年陶瓷藝術家36人。
宣政官窯以特色文創產品“激活”傳統文化,將藝術融入生活。整合社會資源,發揮各自在資源、人才、市場、圈層、設計和制造等方面的優勢,打通資源、創意、市場全鏈條,共同開發高質量產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瓷文化,將屬于全人類的瓷文化瑰寶發揚光大。同時獲取市場份額,從藝術收藏到生活美學的場景應用,獲取利潤收益和高額回報率。
宣政官窯,擔負新的文化使命,譜寫新的時代華章。“以大美之藝繪傳世之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不斷提升自身的境界、格局,努力創作特色鮮明的新時代精品。努力構建新官窯體系,打造國瓷社會主義新時代審美,讓宋瓷文明之光照亮東方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