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大學生就業指導與職業生涯規劃協同育人路徑研究
發布時間:2024-04-01 14:02:5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劉志華 姜瑞云 郭林鋒 | 責任編輯:郭頂近幾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畢業生人數逐漸增加,與此同時,社會經濟發展速度放緩,企業用人需求下降,但用人要求進一步提升,這使得大學生就業形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此背景下,如何展開就業教育、保障學生高質量就業已成為高校應當深入研究的重要問題。為此,高校應當加強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并引導學生明確職業目標,以便在激烈的競爭中把握住機會成功就業。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體根據自己主觀因素、客觀因素而建立發展目標,并在目標的指引下展開知識學習和能力建設,以實現生涯發展目標。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在于充分發揮個體的潛力精力,通過完成一個個富有挑戰的任務以創建個人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就業是指尋找、從事某項工作,創造一定的社會經濟價值,并獲取相應報酬以滿足個體生活需要。對于個體來說,職業生涯規劃是實現個體實現就業的充分條件,唯有明確職業,做好規劃建設,才能夠激勵個體為之付出相應的努力,實現高質量就業;而就業教育則是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重要條件,唯有通過就業指導實現學生高質量就業,才能夠確保學生后期職業生涯的發展,并實現其生涯目標。由此可見,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共同推動著學生的職業發展。因此,新時代高校要通過開展就業指導與職業生涯規劃的協同育人課程體系,以促進學生的職業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從學生方面來看,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不僅僅是學生選擇職業的問題,更關乎著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以及個人價值的實現,對于學生自身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首先,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明確自我的優點與不足,準確定位自我,合理設定職業目標,并在此目標的指引下合理安排專業學習,做好就業準備。其次,資源是個體實現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其駕馭人生的體現。一個人能否盡可能的積累與整合人生資源,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其人生價值。而高校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能夠幫助學生明確發展目標,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資源充實自己,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地進行學習鍛煉,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進而促使其實現自我價值。
從高校發展來看,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不僅有利于學生發展,還能夠進一步提升高校教育教學質量。首先,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有利于高校品牌的建立。當前,學生的能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高校的教學質量,而對學生展開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強化學生在社會中的就業競爭力,進而使得學生被社會企業認可,從而打造高校品牌與口碑。其次,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有利于推動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在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中,為確保學生高質量就業,高校必然會加強對市場的研判,關注市場的變化,并將市場需求納入高校教育教學,這有助于推動教育教學的改革。例如,為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高校將調整專業內容,引進行業內先進的知識與技術,強化課程的實踐性教育,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促使學生成長為適合企業發展需求的優秀人才。此外,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有利于促進高校人才培育體系的完善。高校人才培育的本質是實現人的成長發展,而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實現其高質量就業,這同高校人才培育體系不謀而合,因而加強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能夠促使高校圍繞人才發展進行教育體系的構建,展開更全面、更科學、更個性化的人才培育,進而促進其人才培育體系的完善。
從社會方面來看,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的開展也有其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滿足了社會對高等人才的需求。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的用人要求不斷提升,而高校職業生涯與就業指導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進而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和社會發展需要。其次,促進社會穩定。就業是民生之基,是促進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而大學生是社會就業群體的重要構成,因此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之于社會穩定至關重要。而高校展開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實現學生的高質量就業,進而提高社會就業率,減緩社會就業壓力,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此外,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有利于社會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在學生的就業過程中,就業信息不充分以及就業渠道有限等問題往往會造成社會人力資源配置失衡,而高校就業指導與職業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明確自我價值,并有利于促進學生同用人單位的直接溝通,使學生能夠從主觀、客觀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從而更好的匹配就業崗位,促進人力資源開發和社會人才的合理配置。
但當前,高校就業教育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人才培育的質量,基于此,高校應當以職業生涯規劃理論來指導大學生就業,積極探索新的發展對策,改進存在的教育問題,進一步提高就業教育的系統性、連貫性、科學性、針對性,以便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更為高質量的就業指導和完善的就業服務。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加強就業教育。首先,提高學生對就業教育的認識。當前,大多數高校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認識不足,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影響其后續就業,因此,高校應當發揮職業規劃教育的引導作用,提高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具體來說,高校一方面應當提高全體教職工的就業教育意識,引導其積極主動展開就業教育,以形成良好的就業教育氛圍;另一方面,高校還應當借助廣播、校報、校園標識等渠道展開就業教育宣傳,切實提升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意識。其次,高校應當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作為必修課程貫徹至學生教育教學全過程,并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予以相應的教學內容,促使學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世界、了解社會、了解當下就業形勢以及自我發展,提高學生做出職業選擇的能力,進而引導學生積極合理的規劃自我職業生涯。例如,針對一年級學生,高校可以著重展開職業認知和生涯規劃指導的教育,幫助學生了解專業發展前景和就業現狀,并引導學生設計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針對二年級學生,高校可以展開就業理論教育,幫助學生更深刻的了解和認知自我,明確自我的優勢特長,進而對職業生涯設計做出相應的補充和調整;針對三年級學生,高校應當予以職業教育的定向指導,幫助學生全面、深刻的了解社會發展現狀和市場需求,并引導學生參加相關的社會實踐,讓學生直觀感受當下社會就業形勢,并做好專業上學習的調整;針對四年級學生,高校可以展開相應的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包括向學生傳授面試技巧、就業技藝等就業知識,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特點選擇相應的就業企業。
第二,加強就業網絡平臺建設。“互聯網+”教育是當下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為此高校的就業教育開展也應當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作用,切實提高高校就業服務和教育質量。首先,高校應當聯合政府、地區企業共同打造就業信息平臺,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為學生的就業提供有效的指導。具體來說,首先,高校一方面應當發揮互聯網的價值功能,在網絡平臺上上傳包括就業政策、就業信息、就業指導等在內的就業信息,為學生就業提供信息幫助;另一方面,就業平臺引入篩選機制和短信通知機制,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篩選出最適合的用人信息,并以短信的方式第一時間發送給學生,使其及時做好就業準備。其次,高校還應當將多種就業技巧、就業示范教學等網絡課程上傳至就業平臺,為學生提供高質量、多元化的網絡就業課程,以切實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確保學生順利就業。與此同時,高校還應當加快設施建設,為學生提供網上求職面試的多種必要設備,以更好的保障學生就業。此外,除校園網絡平臺外,高校還應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開設就業教育、人生導航等相關專欄,并由校園專職人員經營,通過案例分析、疑難解答、提供信息等途徑為學生提供多元、周全的就業服務,進而確保大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
第三,加強同企業的交流與合作。為推動大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高校應當不斷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創新就業渠道,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首先,高校應當充分發揮科研優勢,主動尋找同自身特點相符的企業、機構,并與其建立長期、緊密的合作關系,例如共同建設大學生實踐基地,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工作頂崗訓練和就業活動,以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工作經歷,提高學生實踐經驗和動手操作能力,進而使學生具備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實踐能力。其次,高校還應當與企業共同打造訂單式培訓模式,即企業根據自身用人需求提出相應的人才訂單,而學校則按照其訂單展開相應的教育教學,從而進一步提高育人質量,著力培養出能滿足用人單位需求的人才。
第四,加強學生專業教育。工作崗位所需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是學生高質量就業的關鍵,這就需要加強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強化學生的就業競爭優勢,促使實現其高質量就業,具體可以從信息、學生兩方面入手。在學校方面,高校應當加強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一方面,應當加強理論與實踐課程教育,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實操技能,成長為理論與實踐兼備的現代化實用人才;另一方面,高校還應當加強學生就業能力建設,針對市場就業需求和就業技能題展開基本的應用文寫作、口語面試、公關禮儀等培訓課程,使大學生具備專業知識和就業能力,進而促使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此外,高校還應當深化教學改革,一方面應當深入了解行業市場,明確企業發展需求,并以此為標準對相關教育課程進行調整優化,使其符合企業需求,另一方面,高校還應當將就業指導融入專業課程中,深入推進職業指導同專業課程的結合,進而使學生確定就業目標,明確專業學習方向,并鼓勵學生為實現自身的職業目標而不斷努力。學生方面,學生應當重視在校四年的寶貴時間,不斷充實自己,在日常學習中既要加強專業學習,又要拓展跨學科知識,深耕知識的深度、廣度,從而切實提升自我專業能力。與此同時,學生還應當時刻關注行業發展動態、了解科技發展前沿信息,不斷提升自我就業的前瞻性和先進性,進一步拓展自我就業空間。
(作者:劉志華,河北工程大學副教授;姜瑞云,河北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郭林鋒,河北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