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新定位:做數據貫通的智能服務平臺、成長型物流企業長期的科技伙伴
發布時間:2021-08-02 14:26:58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辛文 | 責任編輯:張青近日2021 G7伙伴大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大會以「進化力」為主題,匯聚物流產業中知名貨主企業、物流平臺、車隊、金融機構、能源企業、保險公司、商用車主機廠、智能硬件制造商等眾多伙伴,共同對物流產業當下的痛點、生態格局,以及數字化升級趨勢等行業命題進行深入探討。
G7創始人、CEO翟學魂在大會主論壇發表「進化力」主題演講,分享對當下產業的洞察以及對未來趨勢的研判。
物流數字化的底層邏輯:投入新數據,創造新價值
G7在物流數字化領域深耕十余年,迄今為止已通過數據服務連接及IoT硬件連接中重貨運卡車超過236萬臺,每日跟蹤超過1.7億公里的卡車運行軌跡,日均上傳平臺數據超過7.8TB。海量數據造就了G7獨特的平臺優勢,以持續迭代的精準算法為客戶提供覆蓋安全、裝備、結算等全方位多場景的穩定的數字化服務。在回顧過去兩年的成長與收獲時,G7創始人、CEO翟學魂總結為一個底層邏輯與三個發現。一個底層邏輯:產業互聯網供給側的服務是一個不斷重復「投入新數據,創造新價值」的過程。
作為「IoT硬件+平臺算法+人工干預」安全協同管理模式在業界的首個倡導者與堅定的執行者,G7安全研發團隊在大量事故數據與風險因素特征的相互驗證中不斷升級安全預警和干預算法。業務開展三年,G7所服務的安全客戶整體事故率下降19.9%,千公里高風險下降49.3%,保險賠付率下降40%。不僅為大量車隊和司機改善了安全駕駛環境,也為貨車保險成本結構優化、合理定價探索出可行路徑。如今,獨有的「G7安全分」已成為部分物流企業、司機、保險公司三者之間良性循環的數據基礎與互信紐帶。顯著的安全管理成效,讓G7明確認知到:在安全管理上,有數據就有「保險」,有投入就有回報。
當回顧G7在裝備業務上的進展,翟學魂表示「產業的時代,通常由一代裝備定義」。裝備智能化,首先是用數據為貨物創造新體驗。以震動地圖功能為例,G7率行業之先,為諸如藍莓之類怕震、怕顛簸的貨物運輸場景開發震動預警及最優路線規劃功能。避免劇烈震動的貨物獲得了數字化賦予的新體驗,貨主與承運商同時受益。
對此,翟學魂強調單車智能已通過IoT技術實現:我們可以遠程監控車輛軌跡、速度等狀態,甚至能夠遠程調節溫度。但想要實現「震動監測和預警」這樣的功能,則需要連接了大量智能車輛的平臺發揮大數據與AI能力,繪制出廣泛且精準地「震動地圖」。新接入平臺的車輛將在平臺算法的加持下,秒變「智能」。算法持續迭代離不開規模基礎,截至今年二季度,G7與普洛斯合資成立的云掛所擁有的智能掛車資產(G7數字貨艙)已超過10000臺,成為物流市場上車輛資產增速最快的公司。
第三個發現來自于結算業務。在國家大力推行網絡貨運新業態的背景之下,G7積極響應、深入實踐。走到各行各業的物流一線中,G7發現落后的結算方式是物流數字化鏈條里最難搬動的大石頭。各類紙質單據堆積、程序固化繁雜、上下游結款緩慢且易發生糾紛。
結合自身物聯網技術優勢,G7深入場景之中,針對性解決每一個交易難題。例如煤炭、鋼鐵等大宗物流,在旺季各類礦區、場站門口貨車排隊問題嚴重,既浪費時間又造成高碳污染。G7對此場景開發出「無人值守磅房」,看得見的是司機無需下車、10秒進站,效率提升18倍;看不見的是多個業務方線上流程打通、司機運費秒結到賬。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腿,讓人少走路。結算方式是產業鏈交易效率最真實的反映,物聯網數據將實現「人」和「錢」的線上打通。
產業數字化的3個趨勢
堅定物聯網即安全、物聯網即裝備、物聯網即結算。G7在過去2年中堅守自己用物聯網驅動生產力的承諾,在專注三大業務主線同時也不斷做出創新。翟學魂稱,如果說過去的G7一直在做物流領域的數字化基礎設施,那么未來G7要做就是將這些基礎能力充分連接、貫通,讓數字化的價值指數級呈現。而指引G7朝此方向發展的主要動因,來自于對產業數字的3個趨勢判斷。
第一個趨勢,是物流場景的數據將實現全鏈貫通。在哈爾濱經營一家成長型物流企業的趙春波對此深有體會。作為G7多年鐵粉級的客戶,趙春波掌管的濱拓物流一直積極擁抱技術,對企業信息化與數字化的異同見的頗深。用他的話來說,「信息化只是獲取一些數據,并沒有全部貫通」「數字化后,這邊走那邊就知道,一個往返有多少利潤」。翟學魂表示,像濱拓這樣的客戶G7還有很多,大家強烈的呼聲是「能不能給我一個系統,把司機、油、輪胎、貨這樣一個個節點的數據都貫穿起來」。過去一年中,G7結合自己的技術能力,逐步攻克這個難題。在貫通起物流企業經營鏈條上的各種信息孤島之后,幫助了很多濱拓這樣的企業,實現「從一個人管20臺車升級為管200臺車,每一趟活兒的利潤人人都知道」。
第二個趨勢,是腰部崛起。知名咨詢研究機構BCG的一份報告表明:中國物流運力市場是一個典型的紡錘型結構,中小物流企業占到80%以上,其中10-100臺車規模的小車隊占到30%以上。但在過去十年,數字化的升級主要由產業的大型平臺和企業主導和推動。但未來,產業數字化已進入深水區。翟學魂表示,物聯網與AI技術越發成熟,性價比突顯,處于紡錘型腰部的中小企業將迎來整體性數字化升級機遇,他們將繼續維持運力市場豐富多元的格局,同時他們會因為物聯網技術和數字化經營不斷進化并承擔更加重要的作用。
第三個趨勢,是物流市場的勢頭將從「白」轉向「黑」。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進步,使得快遞快運行業迎來重大機遇,帶著條形碼「白貨」物流經歷了黃金十年。伴隨著互聯網經濟紅利見頂,消費物流的發展進入平臺期,而在低碳減排的時代要求下、在「黑貨」物流需求的產業互聯網基礎設施逐漸成熟的勢頭下,「大宗物流」將接棒飛奔,開啟新一個物流黃金十年。
以G7在內蒙古包頭、鄂爾多斯等地煤炭運輸的創新實踐為例。過去從煤礦到電廠或集攬站運輸,司機一趟活兒可能最多要用三天,大量的時間都在排隊。低效的同時,怠速排隊的尾氣造成很嚴重的空氣污染。過去我們發展資源經濟,只能用環境換市場。
G7的實踐案例中,這一態勢正在被扭轉。在G7副總裁王琦(Charles)的帶領下,數百人的研發團隊深入「煤炭金三角」,結合G7成熟的物聯網技術,探索出一天五趟的「數字甩箱」新模式。在未來,G7將在城市邊緣建立大型場站堆場,將現有運輸切成三段,干線長途之外的城市短駁將采用純電動卡車。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運輸碳排放,助力區域經濟在發展的同時達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G7的新定位:成長型物流企業的長期科技伙伴、數據貫通的智能平臺
G7作為物聯網技術先鋒、產業互聯網的鋪路人,未來將如何定位,又將面向誰,提供何種服務?翟學魂在演講的最后,以一個從業二十年的物聯網老兵的身份,向所有伙伴、所有客戶承諾:
G7將繼續全方位地鋪設物聯網基礎設施,打造「貨車人錢」數據貫通的智能服務平臺;G7將持續充當生產資料供應鏈數字技術的先行者,與廣大成長型物流企業做長期朋友和助力客戶成功的科技伙伴。
此外會上,眾多客戶及合作伙伴分享了與G7協同落地在各行各業的物流數字化創新實踐。包括雙匯、蒙牛、圓通、液化空氣、海螺水泥、建龍鋼鐵等大型知名貨主企業和物流平臺,同時也有像濱拓物流、蘇州信泰物流等承擔著物流產業中堅力量的成長型車隊、以及內蒙古鑫和資源投資集團、內蒙古騏驥等大宗行業貿易伙伴。數字化創新實踐推動了食品生鮮、快遞快運等消費品物流,以及煤炭、鋼鐵、水泥、危險品等生產資料物流兩大領域的不斷進化,為產業物聯網在千行百業的深度落地提供了創新標桿和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