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直播帶貨”:帶“新鮮”更要帶“長遠”
發布時間:2020-05-12 11:13:50 |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 作者:翟永冠、張璇、胡林果、唐弢 | 責任編輯:張青“在地球‘第三極’上的藏北草原,平均海拔超過4700米的牦牛肉,補充我們的精力,滋養我們的身體。”坐在鏡頭前面,西藏自治區申扎縣常務副縣長王軍強,當起了一名帶貨主播。不到兩個小時,網絡點擊量超過5萬人次,銷售額近20萬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以縣長群體為代表的許多政府官員,紛紛為農副產品“代言”,成為老百姓眼中的“帶貨員”。
領導干部“披掛上陣”,帶來了流量,帶來了銷量,也帶來了問號:“縣長直播帶貨”到底能帶多遠?
“反差萌”:從嚴肅的政府官員變身活潑的“網絡主播”
“我之前從來沒看過直播,更別說自己開直播了。”王軍強說。
為了直播“首秀”,這位來自中信銀行的援藏干部,整整花了6天準備。“電商直播在西藏幾乎是一個空白,需要解決冷鏈物流、網絡技術和直播腳本等諸多問題。我們反復調試設備、聯網測試、推敲腳本,直到直播前才完成細節方案。”
為了直播時更加自然,王軍強還找來了知名網絡主播的視頻,觀摩學習。語言語速、表情手勢等反復揣摩,力求使直播既充實又不流俗。
相比于王軍強這位剛剛涉足直播的“萌新”縣長,湖南省城步縣副縣長劉書軍,算是直播界的“老江湖”了。自2019年9月開播以來,他已經直播70余場。
“縣長沒有縣長的樣子,但這就是我們為人民服務的樣子”“第一次獻愛心不買是你的責任,第二次不買那是我們的責任”。在直播中,劉書軍一邊啃著泡椒,一邊喝著牛奶解辣,面對網友的各種“靈魂拷問”,“金句”迭出。
作為來自商務部的掛職干部,劉書軍通過走訪,對城步縣面臨的困難有了更深的認識,“快遞物流成本又高,市場渠道不暢,當地企業能力有限,農產品銷售面臨較大瓶頸。”
到底該怎么幫縣里脫貧?劉書軍絞盡腦汁。2019年上半年,劉書軍參加了阿里巴巴舉辦的一個脫貧培訓班,接觸到電商直播的新模式。劉書軍意識到,只有幫助當地企業和農民打通一條銷售農產品的穩定渠道,充分發揮流通對生產的先導引領作用,才能形成脫貧的內生動力。
究竟誰來直播?城步縣曾經邀請過外地網紅,但很多時候都是“一錘子”買賣,難以長期持續。依靠當地農民搞直播,他們頭幾天很新鮮,但是由于缺乏粉絲基礎,直播的時候基本是在自說自話,最長的也只堅持了兩周。無奈之下,劉書軍“只有自己上”。
商務大數據監測顯示,一季度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100多位縣長、市長走進直播間為當地產品“代言”。
在網紅界,官員絕對屬于“非主流”,網友們卻很“買賬”。淘寶高級業務專家朱曦分析說,他們在直播攝像頭面前的形象,和人們印象中的形象反差實在太大。這種“反差萌”直接轉換為直播平臺的“吸睛指數”,進而成為縣長們的帶貨能力。
“要點贊”:從助力脫貧攻堅到創新政府服務
“縣長直播帶貨”在2019年就已經“試水”。2020年初,疫情影響下淘寶、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紛紛加碼“戰疫助農”,將“縣長直播”推向一波又一波高潮。
城步縣儒林鎮漿坪村貧困戶吳海英,做了二十多年的手工棉鞋。在劉書軍的直播推薦下,她的棉鞋成了淘寶熱銷貨。
“現在我一天做2雙到3雙棉鞋,一個月能賺3000元。依靠電商,有時候棉鞋還沒做好,就被提前預訂了。”吳海英說。
如今,劉書軍開設的“城步芝麻官”已成為城步縣最大的電商流量入口,其直播賬號已積累2.7萬名粉絲,累計銷售各類農產品超過300萬元,受益貧困人口超過1400人。
另據淘寶直播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共有500多名縣長走進淘寶直播間;在“字節跳動”的平臺,截至4月26日已經有63位市長、縣長參與直播助農活動,銷售額超過7800萬元。
“縣長直播帶貨”助力脫貧攻堅,給外界帶來了“新鮮感”。而從公共管理的角度看,領導干部的“直播間”,對接起農戶與市場,這背后其實是一場政府服務的變革。
在安徽省太湖縣,副縣長唐翔已經將直播常態化,每天直播1小時,既賣產品也賣風景。“直播、短視頻這類傳播方式所面對的年輕群體,正是我們做農產品品牌化,以及進一步提檔升級需要抓住的重要群體,搞直播本身就是政府服務的創新。”唐翔說。
“縣長直播絕不僅僅只是一種流量,更意味著一種發展思路。”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表示。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徐行說,在新媒體環境下,領導干部“直播帶貨”,轉變的是思維和服務意識,用新的載體精準施力、服務人民,對于其取得的突出效果“要點贊”。
有疑問:“縣長直播”將會走向何方?
在一些人看來,新媒體傳播廣泛,受眾面大,縣長直播的形式,一旦出現不恰當的言語或者言論,極易引發負面輿論,影響政府形象。
有人認為縣長做直播是“不務正業”,官員的“正經事”是做好政務工作,而不是“帶貨”,直播雖然可以吸引眼球,但難免有“作秀”的嫌疑。
更有人直言,領導干部應致力于激活市場、帶動消費,探尋、創新發展路徑,而不是代為經營、做廣告,更要力避“直播帶貨”成為官員謀取私利、撈取政治資本的“投機”。
記者采訪發現,絕大多數人對“縣長直播帶貨”持肯定態度。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刊文認為,縣長直播背后是因時而學的動力。“全國各地很多領導干部成為網紅,在搭建了外界了解本地發展狀況新窗口的同時,也創造了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的新方式。”
“‘縣長直播帶貨’是新經濟下的新生事物,應該以更加包容審慎的態度看待這種務實管用的創新舉措,切實為敢于擔當、改革創新的干部撐腰鼓勁。”徐行說。
面對社會上的不同看法,多位縣長告訴記者,對于他們來說,更重要的問題不是回應質疑,而是如何讓直播的“新鮮感”轉變成產業長久的“保鮮期”。
曾多次“直播帶貨”的廣州市從化區副區長周耿斌認為,“縣長直播”長久發展需要有厚重的產業基礎。
“一場好的直播,必須要有好的產品,特別是對于農產品而言,其產業基礎要足夠雄厚。農產品大多數情況下很難做到規模化生產,我們只有在帶貨時將品質把控好,才能既保障農民的產品銷得出去,又能讓消費者買到稱心如意的產品。”周耿斌說。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建議,在品控方面,直播平臺要聯合當地政府,對“直播帶貨”產品進行更嚴格的篩選,避免“一窩蜂”而上。領導干部在直播前也要對商品庫存、物流、售后客服等情況進行嚴格把關,在助農的同時為顧客提供良好的體驗,讓“直播帶貨”實現更長遠的發展。
“官員們不但要通過直播做‘表面功夫’,更要做好產品代言銷售背后的‘硬功夫’。”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所長崔麗麗認為,直播只是載體,地方官員應當梳理本地產品的產業特色,打造適合在線銷售的產品,培育和構建本地電商銷售的生態體系。(記者翟永冠、張璇、胡林果、唐弢)